【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王杜娟:建议加强专利保护和转化

2024-03-07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将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业总工程师兼中铁装备首席专家王杜娟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关于加强专利保护,促进专利维权的建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保护则是高水平推动科技生产力转化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内科技创新氛围日渐浓厚,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受到重视,如何更好保护知识产权,备受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科研人员关注。

据王杜娟调研,随着我国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对我国越来越重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得到不断重视,但在这条路上,如果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没有很好的制度和法制环境,对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影响。因此,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道路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及转化至关重要。在高校和企业开展专利保护的过程中“维权困局”和“转化难题”屡见不鲜。


作为中铁装备的首席专家,王杜娟已深耕盾构机领域20余年,见证了我国盾构机行业的发展历程,主持设计的盾构设备有1500余台。


2008年,王杜娟带领团队研发出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2012年,国产盾构机首次出口马来西亚,此后国产盾构机便频繁在全球亮相,目前已在意大利、波兰、新加坡、德国等地区投入使用。


王杜娟举例,大型复杂机械设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不少困难。由于大型复杂机械设备的结构复杂,企业千辛万苦研发出来的技术,被其他企业窃取,而专利侵权诉讼周期普遍较长,部分案件可能出现还未开庭审理但侵权产品工程已经竣工的现象,甚至能够干完多个工程,原告企业可能面临“赢了官司,输了市场”“赢了官司,赔了效益”等尴尬局面,严重打击发明创造及专利维权的积极性。


王杜娟建议,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实际审判中,更多地适用根据举证能力灵活分配举证责任,适当缩短专利侵权案件审理周期,降低专利维权的时间成本及市场损失,使大家“愿创新、能维权”。

同时,她关注到,知识产权还面临“转化难”的问题,大量的高校知识产权仅用来支撑科研成果验收、各类“帽子”和奖项评选,转化率普遍较低,一些行业知识产权转化率长期不到5%,而全球平均转化率是10%,在2019年美国这个数据是32.3%,因此亟需提升知识产权转化率来更好支撑自主创新。目前部分高校和企业已开始实行知识产权收益70%由产权人分享,激励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实际执行中问题较多,执行得并不好,且目前还只在部分高校实行,大部分企业没有这方面制度。


她建议,将部分高校实施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个人分配等制度进行调研分析,将其中好的做法在高校和高***企业进行推广,比如实际产权人认定制度、收益制度可以以效益提成逐年提取进行更加可行的规定等,并逐步制度化甚至后续修法时写入法条。


                                                来源:互联网




分享